文章來源: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 點擊數: 141次 直接咨詢
脂肪性肝病已經取代了慢性乙型肝炎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慢性肝臟疾病,并且愈來愈多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脂肪性肝病患者易發生藥物性肝損害。我國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學數據目前仍然缺乏。
但總體而言,可以看到的是,我國脂肪性肝病的發病率在不斷地增高,目前已經與十年之前美國的報道持平,即三分之一,甚至多的成人患有脂肪性肝病。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與肥胖、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肥胖是與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增加相關的重要因素。關于肥胖的判斷,臨床上比較關注的還是體內脂肪分布的類型,如果體內脂肪主要集中在內臟,特別是肝臟,則可以診斷為惡性肥胖。
另外,也可通過腹型肥胖的判斷(蘋果型還是梨型肥胖)來反映肥胖程度。對于腰圍增粗:男性>90 cm,女性>85 cm;或腰高比(腰圍與身高的比值):>0.50,則認為是腹型肥胖。這類患者即使體重還在正常范圍,甚至還是低體重,但是其糖代謝紊亂對肝臟脂肪沉積的影響可能已經顯現了。
“肝活檢鑒別單純性脂肪性肝病與脂肪性肝炎”
對于脂肪性肝病患者,要判斷其是單純性脂肪肝還是脂肪性肝炎,就目前而言,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必須要做肝臟活檢。在做臨床試驗時,無論是治療性試驗,還是診斷性試驗,都需要肝活檢來證實,因為無創檢測指標現在還沒有理想到能夠區分單純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
從臨床實踐經驗看,對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如果其轉氨酶持續增高3~6個月以上,且沒有其他的原因可供解釋,則基本可以判定該患者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另外,如果NAFLD患者同時合并有代謝綜合征,甚至2型糖尿病,則該患者確診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性約為50%。
“不主張宣傳少量飲酒可能帶來的健康獲益”
少量或適量飲酒是否對代謝綜合征或NAFLD有益處?有研究表明,少量飲酒可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糖尿病、減少NAFLD,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而有助于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及其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權衡利弊以后,現在大家普遍認為,不主張宣傳少量飲酒可能帶來的健康獲益。
2016年,針對飲酒與健康風險,英國修訂了相應指南。指南中特別強調,不要再宣傳少量飲酒可能的有益健康作用。還特別強調,飲酒即使少量也可能增加癌癥發病風險。另外,該指南還指出,男性與女性****全飲酒的劑量是相等的,也就是男性飲酒的閾值調低了,即每日飲用酒精不能夠超過20 g,每周至少要有2~3天不飲用酒精,一次飲用酒精量不能超過60 g。